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變調的出國旅遊--發生在旅行團可怕的諾羅病毒腸胃炎暴發

變調的出國旅遊--

發生在旅行團可怕的 諾羅病毒腸胃炎 暴發






 
北台灣今年秋冬流行病的主角,非諾羅病毒莫屬

每年秋冬,大約從10月到第二年2月,一直都是醫院、診所的旺季,因為天氣寒冷,再加上下雨機率高,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俗稱腸胃型感冒,由諾羅、輪狀病毒引起)盛行,許多醫院、診所門庭若市。但近幾年由於大規模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再加上衛生單位用心宣導、民眾醫學常識水準提高,感染情形減少,醫院、診所的秋冬旺季往往旺而不旺,今年秋冬尤其明顯,可能是因為天氣好、雨天少,疫情一直燒不起來,對民眾而言是「好年冬」,對街上的醫院、診所反而是「歹年冬」;還好,有諾羅病毒來搗亂,從9月發威到年底,反倒是流行性感冒一直未見明顯蹤影,而一般感冒,也只有零星的鼻病毒引起的傷風感冒,今年民眾大概可以過個「好年」吧,希望如此!







11月底某日,我的診所一天來了3個嚴重腸胃炎的病人,一問之下,他們昨天都剛好參加同一個到大陸桂林的8天旅遊團回來。第一個病人,67歲的吳先生他告訴我,他們整個團有60幾個人,一半以上的人都得到腸胃炎,嚴重的還上吐下瀉,這對出國觀光旅遊的旅行團來講,災情算十分慘重,我聼了馬上聯想到食物中毒,但接著吳先生又說,同團有一位女士,出發第二天就發高燒、上吐下瀉,在旅館住了好幾天,整個行程幾乎沒玩到,他是回來前一天才「中獎」,這一段話讓我的想法180度大轉彎,結論最可能是一個典型的團體性諾羅病毒(Norovirus)群聚傳染爆發(Outbreak),第一個發作的女士傳給周圍同團旅客,被感染的人再傳染其他人,最後整團人無一倖免,雖然只有一半多的人有症狀,但其他人可能症狀較輕微或無症狀(Asymptomatic infection)。這種群聚傳染爆發是旅行團的夢魘,本來是高高興興的出國旅遊,那想到團裡埋伏一個被高傳染性諾羅病毒感染尚未發病的人,出發1~2天後才發病,很快一個接一個像接力棒一樣傳下去,最後整團都得到,人人上吐下瀉,頭痛、頭暈、腹痛、腹脹、全身酸軟,沒心情觀光旅遊,真是無妄之災。這種噩運完全無法避免,只能以還好不是SARS來自我安慰。








一般群聚性腸胃炎傳染爆發(Outbreak),最多的病原菌是諾羅病毒(Norovirus),而且它傳染高、病情嚴重,現代人一定要認識這隻濾過性病毒。






認識諾羅病毒(Norovirus)









腸胃炎大致分食物性與傳染性兩種,症狀差不多,只是傳染性腸胃炎會傳染;台灣近年來飲食衛生水準提高,食物中毒大大減少,腸胃炎大部份是傳染性腸胃炎,傳染性腸胃炎俗稱腸胃型感冒,致病菌包括細菌、濾過性病毒和寄生蟲等,但還是以濾過性病毒為大宗,所以又稱病毒性腸胃炎,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其次是杯狀病毒(Calici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以及腺病毒(Adenovirus)40和41型等。

過去台灣上呼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較多,但近年來因民眾醫學常識提高丶公共衛生進步,有下降趨勢,反而是傳染性腸胃炎因隔離不易,反而有上升趨勢,各位水準高一等的讀友,對傳染性腸胃炎不能不知道



諾羅病毒



(一)流行病學

據稱美國的群聚性腸胃炎爆發流行(Outbreak),90%是由諾羅病毒引起,而50%食物引起的腸胃炎也和諾羅病毒有關。

諾羅病毒廣泛分布全球,近期於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均有規模不等之疫情發生。美國CDC評估每年約2300萬人次因感染諾羅病毒而造成腸胃炎,其中有50%是經由食物傳播。從1997至2000年之間,有232次聚集事件,57%經由食物傳播、16%為人傳人、3%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以及23%原因不明。最易發生的場所包括飯店(36%)、照護中心(23%)、學校(13%)和輪船(10%)。



(二)病程與臨床症狀

諾羅病毒又稱「冬季嘔吐病毒」,感染之後,嚴重而典型的病程是在24至48小時之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同時合併發燒,頭暈、倦怠、無力、頭痛、畏寒及肌肉酸痛等症狀。一般而言,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都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三)病毒介紹

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諾瓦克(Norwalk)發生了流行性腸胃炎,從患者的糞便裡檢出病毒,被稱為諾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1972年,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其形態呈小型、圓狀,被認為是小圓結構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SRSV)的一種。之後,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身上接連發現與諾瓦克病毒相似的小圓狀結構病毒,被稱為 "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或小圓結構病毒。另外在日本還發現了札幌病毒(Sapporo virus)。這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小圓結構病毒有2種,即類諾瓦克病毒和類札幌病毒(Sapporo-like viruses)。2002年8月,在巴黎召開的第12屆國際病毒學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irology)上,這2種病毒按發現地點分別被正式命名為"諾羅病毒"(Norovirus)和"札幌病毒"(Sapovirus)。

諾羅病毒又按遺傳基因分為5個基因組(genogroups)。I、II、IV 主要侵犯人類,特別是I、II,其中又以II為最,基因組II又分成19個基因型(genotypes),II-4是大人群聚性腸胃炎爆發流行的元兇。

genogroup I 有諾羅病毒、南安普頓病毒(Southampton virus)、沙漠風暴病毒(Desert Shield virus);genogroup II 有雪山病毒(Snow Mountain virus)、夏威夷病毒(Hawaii virus)、多倫多病毒(Toronto virus)。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口水、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此外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也會感染。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輪狀病毒一般為24至72小時。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輪狀病毒一般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還具有感染力。



(八)治療

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治療還是症狀治療,特別是上吐下瀉之嚴重病例要適時補充電解質溶液,以避免脫水病危。



(九)免疫力

諾羅病毒因為有多種不同的病毒株,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難以針對它建立終身的免疫反應。大部分的個體在感染到諾羅病毒之後,抵抗力約可持續4-6個月之久,保護病人免於受到再感染。隨著越多次的感染似乎可以增加個體的抵抗力,而這些保護力約在2-3年後會完全消失。



(十)預防

諾羅病毒的可怕在於傳染力很強,病情嚴重2天,常常一人感染發病,全家一個接一個中奬,大家都到醫院急診室打點滴,所以隔離預防相當重要。以下幾點可作為參考

1. 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廁後、進食、或是準備食物之前。
2. 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3. 利用家中的漂白水,徹底清潔與消毒被污染的表面。
4. 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可以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5. 嘔吐物及糞便應小心處理,並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
6. 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三天內,不應該準備食
    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的丟棄。
7. 感染者嚴格隔離
8. 吃飯公筷母匙




眼睛休息一下







       



欲看更多精采照片,請用滑鼠左鍵點擊下面
微風下午網路相簿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
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