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崙山部落的黃金蜜柚
感覺有一點時空錯置,嘴巴吃的是遠從花蓮卓溪鄉海拔300多公尺上,寄到台北來的水果
感恩多於驚奇
這主日下午,教會一位弟兄好意與大家分享一種奇特的水果,綠色外皮,有點像橘子,但比橘子大,這位弟兄說,這是花蓮一位原住民牧師,寄來一箱給他品嚐的水果,是葡萄柚與柚子的混種,叫蜜柚,第一次看到這種水果,不過也不會太訝異,現在農業科技日新月異,再加上全球化,在台灣常會看到一些以前沒見過的新品種農產品。我本來拿一個,他又塞一個給我,恭敬不如從命
回家早把名字忘光了,上網無頭搜尋,居然給我找到這個水果,原來「它」來自花蓮卓溪鄉崙山部落,是是葡萄柚與柚子接枝而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黃金蜜柚」,又叫綠皮葡萄柚,因甜度高達12,接近蜜梨甜度,所以又稱為蜜柚。有別於葡萄柚酸中帶苦的滋味,蜜柚的滋味增添了清甜的芳香,而且多了老欉文旦的細膩口感,細肉多汁。而且完全採用自然農法栽培,沒有農藥等問題。
拿起這個水果來吃馬上面臨一個問題,是當柚子剝開吃,還是當葡萄柚切開連內皮一起吃?我選擇切開品吃,還好不酸,不過並沒有想像的甜,只好安慰自己纖維很多,可幫助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減少得大腸癌機會。
但最大的收穫是從網路認識一個奮發向上的原住民牧師,以下摘自
生產者故事
崙山部落坐落於花蓮卓溪鄉海拔300多公尺上,自成一格的種植地不易受臨田的影響,非常適合有機栽培。而崙山部落整體產業再造與農產經濟發展的幕後推手,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溫光亮牧師。
靦腆溫和有禮,是我們對溫牧師的第一印象; 幽默風趣、謙遜不自大,是在交談過後所留下的第二想法;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擁有令人佩服的堅強毅力,則是了解溫牧師對部落再造的夢想藍圖之後,在心中烙印下的深刻印象。
就如溫牧師的名字--「明燈指路,光亮行」,溫牧師回鄉為部落發展貢獻自己心力,為族人指路而行,期待能改善族人生活,吸引年輕族人返鄉加入部落再造的行列,讓崙山部落不再是鄉野裡的黑暗部落,成為照亮布農族人的一盞明燈。
崙山教會的溫光亮牧師,年輕時原本為一位水電技師,與其他部落的年輕人一樣,離開家鄉出外謀生,因想多讀書,期盼能夠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後開始研究神學之路。二○○○年,他從台中豐原的原住民教會回到故鄉後,鼓勵故鄉部落族人能夠發展農產業,也替部落開啟了新的契機。
五十歲的溫光亮表示,過去部落的經濟一直都不穩定,小時候生活很辛苦,加上書讀的不多,畢業之後,就離開故鄉到台東學水電工程,但是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夠再進修,學習更多的知識,改變命運,為部落服務,幫助族人重振部落經濟。畢業後工作七年,決定當牧師,完成牧師訓練後,先在新竹長老教會聖經學院取得大學學位,之後又到花蓮玉山神學院研究所攻讀碩士,畢業後先到台中豐原原住民教會服務三年,後來又到台東教會服務,於民國八十九才申請調回到故鄉的卓溪崙山村崙山教會。
溫光亮說,過去部落村民靠務農維生,原本種植一些像是飼料玉米、花生等的作物,但因為後來被進口作物給取代,導致村民收入並不穩定,因此許多地都處於休耕狀態。
「部落族人長期以來都靠政府補助過日子,很沒有尊嚴,加上沒有產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都離開故鄉了,希望能營造一個有前途的部落環境,協助大家以種植穩定收入的農作物,協助部落發展觀光事業,讓離開部落的族人返鄉、讓年輕學子有意願留在部落,靠自己的努力,贏得尊嚴與自信。」溫光亮說。
溫光亮返鄉後,開始在社區服務,從申請城鄉發展計畫並向政府申請重點部落經費補助,並與農會的產銷班合作,將部份果園改種經濟價值高的甜桃,並整理苦茶園,投入苦茶榨油技術研究。近年積極推廣花蓮保健中草藥,更朝有機方向努力,他表示,期望能凝聚村民力量,積極重振部落的產業。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或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