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巧克力囊腫破裂造成的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不是一個很容易診斷的病,一般開業醫若不是警覺性高,很容易Miss,最近差一點 Miss 一個病例,主要原因是病人是認識的熟人

范小姐,22歲,剛從花蓮東華大學畢業,目前邊打工邊準備執照考試,今年3月在花蓮右下腹部曾劇烈疼痛,去附近診所看,醫師懷疑急性闌尾炎(盲腸炎),轉到花蓮慈濟醫院,經過詳細檢查排除闌尾炎,數天後疼痛消失

來診所前一天晚上,肚臍下面開始劇烈疼痛,由於她母親在我診所作掛號工作,要她第二天來給我看。在門診,我先問診排除膀胱炎、子宮外孕、外傷等,心想大概是傳染性腸胃炎吧,不過還是請她躺在檢查床上,問她疼痛部位,她指肚臍下面,我用力壓下去她馬上皺眉頭,我放手她大叫一聲,這是很明顯的反彈痛(Rebounding pain),常見於腹膜炎,這下不得了,有可能是局部腹膜炎,我馬上給她作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在肚臍下面及骨盆腔右側有積水。







我安靜心下來整理到目前所得資料,聖靈感動我要重視肚臍下明顯反彈痛,很可能有特殊狀況,雖然理學檢查不支持急性盲腸炎,但因她今年3月有疑似盲腸炎,不排除非典型盲腸炎復發,還是在要立刻到大醫院急診室作進一步檢查。

於是我請她打電話找她媽媽來診所,她媽媽到了之後,我跟她分析利弊得失,她接受我的建議,由於她是慈濟會員,我建議她女兒去新店慈濟醫院

她們馬上拿我的轉診單直奔新店慈濟,那邊的醫師馬上作了一系列詳細檢查,包括會診外科、婦產科醫師,甚至作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排除急性盲腸炎,推測可能是右側卵巢水泡(囊腫)破裂,卵巢水泡在女性算是很常見,有時破裂會疼痛幾天,不過醫師從電腦斷層上懷疑有出血,所以建議在急診室留觀到次日再給婦產科主任看一下。

第二天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看了之後,認為是卵巢腫瘤,最好是開刀拿掉作病理切片檢查,那這樣不就有可能是巧克力囊腫了?數日後作完腹腔鏡腫瘤切除手術,果然是一個直徑大約8公分的巧克力囊腫。






手術完婦產科主任建議打柳菩林(一個月打一針,要自費,一針5000多元),范小姐的媽媽來問我的意見,我分析利弊得失給她聽: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怕的是身體其它部位還有及復發,所以打柳菩林來作個全身殲滅,應該利多於弊

得巧克力囊腫對22歲的未婚女性是很不好的事情,要擔心異位的子宮內膜有沒有跑到其它地方?會不會復發?會不會造成骨盆腔沾黏?可是也只能為她禱告,安慰她媽媽。但也感謝聖靈,讓我謙卑當機立斷,建議她們轉診到新店慈濟醫院,以致能在最短時間內發現事實真相,作最恰當的治療,套一句卡通影片小偵探柯南的話:「真相只有一個」









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的一種。這是一個很常見又很麻煩的女性疾病。異位的子宮內膜,出現在卵巢內,隨著每月的月經來潮,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也會產生月經造成經血堆積於卵巢內,形成卵巢腫瘤,久而久之內容物外觀極像巧克力,故稱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雖然不會帶來嚴重的經痛,但有破裂的可能。胃腸的蠕動、姿勢的突然改變、外力的撞擊、性交或激烈的運動等,任何會造成腹部壓力升高的動作,都有可能使囊腫破裂。囊腫破裂會引起急性腹膜炎,需要婦產科醫生做急診手術,所以
大部份得巧克力囊腫的女性,平時沒有嚴重的經痛,而是在囊腫破裂之後,才知道自己有子宮內膜異位。

不過平常大的巧克力囊腫不一定會造成嚴重的經痛,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往往是作腹部超音波意外發現。反倒是骨盆腔器官表面的小點沾粘,像小辣椒一樣,威力十足,常常讓女性痛得苦不堪言,它們正是讓很多女性痛經的罪魁禍首。超音波通常不容易照出這些小點,但有經驗的婦產科醫生,可以透過內診或肛診觸摸到這些粗粗的異物。正常的子宮是往前傾,但沾粘厲害的女性,子宮是被黏住固定的,所以會往後傾。







治療方面,目前的共識是3公分以下的囊腫,不一定要開刀,繼續追蹤觀察。5公分以上的囊腫,則會建議開刀。囊腫愈大,佔據卵巢的部位也會愈大,所以刮掉的範圍也會愈多。3~5公分的囊腫在手術之後,卵巢只剩一半。大於5公分的囊腫,卵巢只剩三分之一。7公分以上的囊腫,卵巢大概會被刮得只剩一個薄片,卵巢功能當然大受影響。因此,腫瘤不要讓它變大,愈早摘除愈好。現在的婦科技術也愈來愈進步,以前要開腹手術,現在有腹腔鏡手術,3天之後就能恢復工作,也沒有開腹手術可能會帶來的沾粘。






懷孕也是一種治療方法。懷孕除了10個月不會排卵,沒有月經,全身的體質也會改變,內膜會肥厚,生產時內膜會剝落,身體的免疫細胞會清除殘餘的內膜,不僅清除子宮內的內膜,也會清除子宮外的內膜。

在開刀和打針或吃藥之後的1~2年是懷孕的黃金時段,因為這個時候的異位組織被清除得最乾淨,也在藥物的控制下萎縮,所以最容易受孕,治療一年之後的懷孕率是60~70%。

不管打針、吃藥或是懷孕,目的都是讓卵巢休息,暫時停止排卵,讓異位組織不會隨著每月的來潮不斷增長。打針、吃藥都是用外力的方式來干擾排卵,只有懷孕則是自然的假性停經狀態,可以讓異位的內膜組織逐漸萎縮。










子宮內膜異位


一、總論

子宮內膜異位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不該去的地方,造成問題。可是事實上子宮內膜是女性子宮內的正常組織,主要功能是在女性懷孕時讓胚胎著床, 成為媽媽培育胎兒的溫床。每次的月經週期,女性的子宮都準備好要培育新的胎兒,如果懷孕了,子宮內膜就會進一步的發育生長,如果沒有懷孕,準備好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脫落後就是女性的月經。然而因為一些因素子宮內膜組織會跑到別的地方,造成問題。

子宮內膜異位是婦科中最複雜的疾病之一,婦產科醫生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它很不容易治療,會到處沾粘,四處流竄,治療之後又很容易復發,無異是的良性的惡性腫瘤。



二、發生位置

子宮內膜異位症常發生於子宮壁(「子宮肌腺症」)、腹膜、卵巢、輸卵管、腸壁、膀胱壁等。而另外有些特殊的案例,子宮內膜組織可能經由淋巴或血液循環,轉移到較遠處的器官,例如直腸、小腸或肺臟、淋巴結,但並不常見。另外,子宮的手術也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組織轉移到手術傷口,而造成手術傷口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細胞,會隨著卵巢的分泌物而有週期性的變化,當動情素增加時,內膜組織也會增生長大,當動情素和黃體素都下降時,內膜組織便會脫落剝離,以經血的方式流出。不管是正常待在子宮裏的細胞組織,還是流竄到子宮外面的內膜組織,都會回應荷爾蒙所發出的信號。因此,黏在卵巢、子宮肌層、甚至腸子上的內膜組織,到了生理期也會剝落出血,但這些血液不像子宮內的經血可以順著子宮頸排出,它們被關在體內,不斷的累積,造成問題。



三、流行病學

發生率在台灣800萬生育年齡女性中,有2~7%的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換言之,有20~50萬的女性受到此病的侵襲。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因為這2~7%是有明顯症狀,且經過診斷與治療的,還有部份患者是潛在、尚未被發現。在一等親有內膜異位症的家屬,其發生率是一般人口的七倍。

子宮內膜異位好發在20~45歲生殖週期最旺盛的時候

現代女性得子宮內膜異位的比例似乎較以前高,這是因為以前的女性壽命較短,懷孕次數較多,終其一生,月經大概是300次。而現代女性活得久,也生得少,甚至沒有生育,平均來月經的次數是500次以上。女性每來一次月經,身體的免疫系統就要動員一次,處理四處流竄的經血和內膜組織。現代女性懷孕次數少,排卵次數增加,經血流到腹腔的機會和數量當然也增多,相對的,也加重了免疫能力的負擔。



四、臨床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在臨床上的主要症狀是經痛、不孕和性交疼痛,這三個問題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婚姻品質。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依嚴重度的不同,也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症狀。常見的症狀是痛經,通常在月經來潮之前,出現腹部的不適。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粘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另外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也可能發生。若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於肺部,則可能出現週期性咳血,若發生於膀胱,則可能出現血尿的症狀。




五、致病機轉

很多人會感興趣的焦點是,子宮內膜為什麼會從子宮跑到別的地方去?這也是婦科醫生一直在研究的問題。許多研究發現,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的成因不只一種,而每個理論都能解釋部份的原因。








1、經血逆流

這是最基本的假設,當月經來的時候,大部份的血液和內膜組織都會順著子宮頸流到陰道,順向排出。但有部份血液和內膜組織卻向上逆流,往輸卵管方向流出,一旦這些細胞留下來生長,就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

2、由血液淋巴系統傳送  

不少的子宮內膜組織,也由子宮血管和淋巴管在子宮內的開口,傳送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肺部、肚臍、淋巴結等處

3、自體免疫缺損

很多女性都有經血逆流的現象,但為什麼只有一部份人會出現內膜異?免疫能力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異位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時,應該很快會被身體的白血球和淋巴球吞噬殆盡,但是當免疫系統有缺損時,就沒有能力處理這些異位細胞,讓它們有機會留下來,進一步茁壯長大。後天的因素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能力。眾所周知,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環境,會降低一個人的免疫能力,帶來各式各樣的疾病。國外的研究顯示,戴奧辛的污染會帶來子宮內膜異位症。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工作壓力或長期的情緒低落,也都會降低一個人的免疫能力。

此外還有可能


4、體腔上皮的演變(Coelomic metaplasia)

5、原有之胚胎細胞(Embryonic cell rests)



五、檢查方法


1、觸診:

直腸、陰道內診時,會有子宮薦骨韌帶結節、子宮直腸凹陷窩壓痛之情形;腹部觸診時,單側或雙側卵巢腫塊固定不動

2、抽血檢查:

  
檢驗血液CA-125,CA-125存在於體內的器官組織中,平常這些抗原,不會釋放到血液中,組織受損或有異常的增生時,血中的CA-125便會增加,但不一定與疾病程度成正比。CA-125正常值在35u/ml以下,若超過35u/ml便要考慮以下各種疾病: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沾粘、子宮肌腺瘤、卵巢瘤。它雖然不能做為一種非常有效的疾病篩檢方法,一旦發現異常,可作為治療指標

3、超音波檢查:可以找出巧克力囊腫

4、腹腔鏡檢查:這是唯一能確定診斷的檢查







六、治療

手術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傳統開腹手術

藥物治療:

1、Danazol(Ladogal療得高)

其作用是抑制腦下垂體釋放和合成濾泡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口服,可能副作用:長青春痘、面皰、臉部潮紅、點狀出血、體重上升、水腫、多毛症、毛髮易油膩、聲音低沈、性慾降低、乳房變小、萎縮性陰道炎、腸胃不適、頭痛、頭昏眼花、疲倦、肌肉抽痙、憂鬱等。

2、GnRHa(GnRH analogues) 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

其作用是抑制腦下垂體及卵巢激素分泌作用,來造成低動情激素狀態使子宮內膜異位萎縮。治療:Leuplin(柳普林)皮下注射(一次∕一月)、Buserelin噴鼻劑(三次∕一天)、Zoladex皮下注射(一次∕28天)。可能副作用:會出現停經症候群的現象,臉潮紅、發汗、陰道乾燥、情緒低落、骨質疏鬆症、失眠、腰酸背痛、心情煩躁、膽固醇中的LDL。


  






3、黃體素

其作用是抑制子宮內膜細胞的雌激素接受器,防止排卵,使處於低雌激素及高黃激素的情況下,而降低病灶之活性。可能副作用:不規則出血,水腫,頭痛,情緒低落,疲倦。


4、口服避孕藥、黃體素及動情素混和型

其作用是減低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之經痛,抑制及控制病情不再擴展。可能副作用:嘔吐、噁心、體重增加、突發性出血、乳房壓痛。




一旦不幸被診斷子宮內膜異位,應該鼓起勇氣,找大醫院有經驗的醫師好好治療、追蹤,下面有一些不錯的網站有很好的資訊,提供參考


嘉義長庚醫院衛教單張

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   病友扶持團體

國泰綜合醫院衛教資料

北醫婦產科鄢源貴醫師部落格    裡面有很棒的圖與照片


 



欲看更多精采照片,請用滑鼠左鍵點擊下面 

微風下午網路相簿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