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麥擱óo(挖)啦!,不要再挖(耳屎)了!

麥擱óo(挖)啦!

不要再挖(耳屎)了!


最近連續幫2個小朋友把碰到耳膜的耳屎吸出來

藉這2個案例,呼籲大家不要自己掏或挖耳屎

讀小五的恩淋左耳有嗡嗡聲3天,專程來給我看,一問之下,有掏過耳屎的病史,我讓她坐上耳鼻喉治療椅,把光打入她左耳,用頭鏡一看,果然清潔溜溜,只不過耳道深處,有一小片耳屎貼在耳膜上,就是「它」在作怪,當恩淋走路、跑步死頭搖動時,這片耳屎就會碰到耳膜,好像打鼓一樣,發出聲響,造成恩淋的困擾。

雖然只是一小塊耳屎,要移除並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可能傷到耳膜,甚至弄破;我先給恩淋心理建設,再三叮嚀不可亂動,萬一覺得疼痛馬上喊痛,我馬上停止操作。我拿起耳道吸管,用食指與拇指輕持,慢慢伸入耳道,向耳屎前進,感覺到輕微的接觸阻力後隨即停止,約莫3秒後才把吸管抽出耳道,令人屏息以待的結果馬上分曉:成功吸出,








當然恩淋耳內的嗡嗡聲瞬間消失。


第二個案例是小六的緒嫻,過去一個禮拜她右耳聽不太清楚,也是有掏耳屎的習慣,也是有一塊耳屎蓋住耳膜,我也順利把它吸出來。








這兩個案例都是掏耳屎惹的禍,一般人自己拿鑷子或棉簽挖耳屎,運氣好就算沒傷到耳膜,往往把耳屎往內推,結果就碰到耳膜,造成耳朵雜音或聽不清楚。再一次強調,耳屎不用掏!因為耳屎非但無害,還與我們有益,掏掉它彷彿誤把忠臣岳飛殺死一樣荒謬。

其實耳屎並不噁心!它有一個比較學術的名字,叫做「耵聹」,又稱「耳垢」,俗稱「耳屎」。耳垢是由外耳道皮膚上的耵聹腺、皮脂線分泌物與代謝脫落的表皮的細胞混合形成。它不是麻煩製造者,而是人類的良朋益友,幫助我們保持耳道清潔,防止昆蟲和細菌入侵,因為它是酸性成分,內含酵素,有抑制細菌生長之功能;它還能滋潤皮膚,避免外耳道過於乾燥。耳垢剛開始為液體,然後慢慢變成褐色黏稠狀,或是黃色塊狀。大多數人的耳垢會自動往外移動,掉出耳道外,因此不需要常常挖耳屎,早上起來拿把放大鏡仔細看枕頭周圍,說不定你可以找到逃出耳道「監獄」,投奔自由的耳屎。

讀者可能很好奇,我是小兒科專科醫師,耳鼻喉門診檢查、處置技術怎麼會很純熟?這要感謝一位耳鼻喉科前輩醫師,10幾年前給我機會在他診所幫忙5年,練就一手ENT功夫,當然要感謝上帝冥冥中奇妙安排。

據說耳垢依形態可分為乾性與油(濕)性兩種,濕耳是一種顯性遺傳,這種人由於腺體分泌較旺盛往往合併狐臭,戀愛中的男女,如果已知對方有油耳,最好不要有吻耳的親密動作,或是適可而止,否則油耳垢的蠟質會讓舌頭 又苦又辣個一兩天,姑且聽聽。乾性耳垢則是隱性遺傳。







一般所知耳垢可分為乾性和濕性。濕性耳垢屬於顯性遺傳,相反地,乾性耳垢則是隱性遺傳。同時因為腺體分泌較旺盛的關係,濕性耳垢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有體臭。

中國人濕性耳垢約佔人口數的4%-7%。然而大洋洲的原住民有60%-70%。高加索人(白人)高達90%。黑人則有99.5%的人口是濕性耳垢。






欲看更多精采照片,請用滑鼠左鍵點擊下面
微風下午網路相簿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
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眼睛休息一下




                                                      捷克      庫倫洛夫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