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有焚而不燬標誌的河坪新堂

焚而不燬標誌的河坪新堂






河坪新堂終於有焚而不毀的標誌了

今天經過183巷,赫然發現新堂一角原來的圓形凹空,已裝上彩色的焚而不燬標誌玻璃。台灣很多長老教會的教堂上都有焚而不燬的標誌,這是和對社會公義的關注,同樣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很引以為豪的特色。











焚而不毀(燬)的典故來自出聖經出埃及記


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
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
耶和華 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裏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裏。」
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聖經 出埃及記 3:1








在這段經文中的荊棘焚而不毀(燬)常見有2種解釋

1、焚而不燬 Burned but not out


荊棘被火焚燒卻沒有燒燬(Burning Bushes),象徵著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上帝的選民)雖處於苦難中,但上帝卻要保護他們,與他們同在。全世界長老教會用此標製作 logo or emblem or symbol,採用的解經 解釋屬於就是這個:焚而不燬


2、燃燒的荊棘 Burning bush

火代表神聖的上帝,荊棘代表軟弱卑微的人(摩西),上帝神聖榮光藉火的顯現,不是要毀滅摩西,而是要藉著軟弱的人摩西,彰顯他的能力。亦即上帝榮耀的顯現,使在中荒野平凡、脆弱的荊棘(摩西)著火,但卻不被燒燬,預告摩西雖然軟弱,上帝要使用他成就奇妙的事工,帶領受逼迫、處在苦難中的以色列人出埃及。這個解釋較接近上下文,我個人比較喜歡。








這個圖片代表我們雖在苦難中,上帝要保護我們,不會被打倒








這個圖片表上帝榮耀的同在降臨在像荊棘一樣卑微、軟弱的我們當中,我們就要像火興旺、大有能力且不會燒燬










焚而不毀(燬)標誌的歷史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法國的改革宗教會受到天主教政府壓制、迫害,卻依然堅立,努力見證信仰,並於1583年開始採用「焚而不燬」作為該教會的標誌。接著,英國長老教會的信徒為了信仰歷盡迫害,故倫敦教會也於1642年採用此標誌。後來,蘇格蘭、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各地的長老教會也先後採納此一標誌。







臺灣最早使用此標誌者應為加拿大來臺宣教師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由於1884年清法戰爭時北部教會有7所教堂受到本地憤怒民眾破壞、燒燬,後來臺灣巡撫劉銘傳以墨西哥銀1萬元作為賠償,於是馬偕就以該款項建造了4間擁有高尖塔的禮拜堂,並在塔尖兩邊畫了火燒著的荊棘,並加上拉丁文"Nec Tamen Consum ebatur",代表著臺灣教會是從迫害、艱難的處境中洗鍊出來的教會,這也成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標記。








何等令人興奮的應許,大而可畏的上帝,祂要在榮耀中降臨在,像荊棘一樣卑微、軟弱的我們當中!

我很喜歡這個標誌,它經常激勵我在人生道路上,與祂同行向前走。












欲看更多精采照片,請用滑鼠左鍵點擊下面

微風下午網路相簿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
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