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喀喀作響的關節

 🍾喀喀作響的關節

(Cracking joints)



『醫學動動腦 10-2』


😉Part 2


答案:正常生理現象


◽ 給羅小姐抽血做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RF),結果正常。


因為羅小姐的問題,我花了幾個小時上網搜尋,又學到一種“病”。


她回診看報告時,我向她衛教最近才學到的醫學新知,讓她心安。


⬜⬜⬜⬜⬜⬜⬜⬜⬜⬜


🤔Part 1


❓問題:關節轉動時喀喀作響 要不要緊


◽羅小姐,28歲。 過去幾年身上一些關節(手腕、髖、膝、踝等)轉動常常常會聽到喀喀作響,最近幾個月覺得比較大聲,尤其是在休息一段時間(0.5~1小時)之後,開始轉動時聲音特別大聲。但是關節不會疼痛,沒有不明熱、掉頭髮、身上沒有特別紅疹。


檢查她的身上關節,並沒有紅腫、變形。


羅小姐有固定上健身房或慢跑等運動習慣。


體重48公斤。


職業:電腦程式設計師


飲食:一般 




📗📖 


🍾喀喀作響的關節


轉頭關節時為什麼會出現「喀喀」聲?有的人聲音比較大,不免擔心,自己骨頭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關節轉動出現聲響,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幾乎每個人任何一個活動關節轉動時,一定會發發出聲響,只是聲音大小的問題。一般人形容那個聲音可能是:喀喀、嘎嘎、啵、啪……


🔹重點是區分生理性或病理性關節聲響。


🔸關節發出聲響原因大致分2種:


○關節內聲響


可能是關節面、軟骨、韌帶摩擦造成,如運動員的膝蓋半月板、肩關節唇,因為過度使用,較容易受傷,軟骨與骨頭摩擦時就會出聲,此外退化性關節炎骨頭摩擦也會產生雜音。


 

⭕但是關節液內的物理作用機轉也會造成「喀喀」聲,而且大多數人屬於這一種,例如有些人習慣性折手指頭所發出的聲音。產生原因有兩種理論:


1. 關節腔内有一些小泡泡(內含二氧化碳或氮氣或氧)因關節轉動擠壓破裂發出聲響。


2. 摩擦成核(tribonucleation)+ 空化初始(cavitation inception)


這是用Cine MRI實驗研究,得到的最新結論(請見這個影音短片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9/Real-Time-Visualization-of-Joint-Cavitation-pone.0119470.s002.ogv)。


人體活動關節内有關節腔, 裡面含著很黏稠的關節腔液(又稱滑膜腔液)。當關節被伸展時,原來黏在一起的兩個關節面需要相當大的力量才可以克服這個黏力被分開,這個巨大力量產生瞬間突然分開,瞬間過程造成一個很大的負壓,把周圍組織裡面的氣體(二氧化碳或氮氣或氧)吸進來形成微氣泡(摩擦成核,tribonucleation),這些微氣泡快速融合形成大氣泡(空化初始,cavitation inception),於是發出聲響。


 

#關節外聲響


關節外部韌帶、肌腱、肌肉摩擦所發出。筋太緊、柔軟度不好也會造成關節「喀喀」聲,常出現在久坐或早上剛起床時,稍微動一動之後,關節就不再卡,這是因為活動後,柔軟度及血液循環變好了,關節自然不再「喀喀」響。


 

診斷關節活動聲響,要先排除紅腫熱痛症狀、風濕免疫疾病、肌肉關節受傷、與退化因素等。


通常年輕人的關節活動聲響都是生理現象,尤其是經常運動(肌肉瞬間力量比較大)、身材比較纖細(關節皮膚比較薄,聲音聽起來比較大聲)的人會比較明顯。


上了年紀,關節聲響比較需要排除退化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產生的病理性聲響(硬骨摩擦或骨碎片造成)。


🐽 有興趣請閱讀下面維基百科裡面的文章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acking_join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