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對病人衛教的醫師,有時候還要為病人讀書:上網查資料
上個禮拜, 34歲的方先生來看感冒,看完他指著脖子的一顆突出物,順便問我這是什麼東西? 我說這是脖子的「懶散肉」,詳細名稱記不起來了,請他自己上網去查。晚上回到家,想想還是上網幫他查一下好了。
這種突出皮膚的小肉芽,廣稱皮膚息肉,正式的醫學名稱是「皮膚贅疣」,簡稱「皮贅」,又叫「軟纖維瘤」,台語叫「猴子」或「懶散肉」,英文有好幾個名稱:Acrochordon,Fibroepithelial polyp,soft fibroma, cutaneous papilloma, cutaneous tag, fibroma pendulum, fibroma molluscum,俗稱Skin tag。
一般認為它是皮膚與皮膚過度互相摩擦,長期刺激以致過度增生,贅生的突出,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疾病,幾乎是良性,不會惡性變化。
外觀上呈膚色、棕黃色或黑褐色,小至針尖大小,大至花生米。數量從一顆到數百顆都有可能。可能隨著年紀慢慢變大,數目變多。有的息肉會有長柄連接到皮膚,形似香菇,有的則沒有柄,貼附在皮膚表面上。
好發在皮膚皺摺處,如頸部、腋下、鼠蹊部,上下眼皮,胸前(女性乳房下方),幾乎是身體容易摩擦的鬆弛皮膚處。
好發年齡為30~50歲,尤其是懷孕婦女、肥胖的人。平均50%的人會有皮膚贅疣。
原因不明,與個人體質(家族遺傳體質因素) 可能有關係,肥胖、荷爾蒙(懷孕時容易長)、新陳代謝也可能是因素。曾經在皮膚贅疣上發現人類乳突病毒,或許也有關聯。
治療方式:由於是良性,基本上不需要治療。如果一定要治療可以用手術剪、液態氮冷凍治療、或電燒,就可以馬上去除,冷凍治療和電燒常留下色素沉澱,要假以時日才能慢慢淡掉。
另外目前最新的治療,可依據不同息肉種類,施以不同汽化式磨皮性雷射,如鉺雅克雷射或二氧化碳雷射亦可去除,術後恢復較迅速與美觀。
去除息肉後,復發的機率不高,但有此種體質的人,會在其他皮膚皺摺處再長出新的息肉。
古時候的處理方法,會用線綁住這些小息肉想讓它死掉脫落,但通常沒有用,不但可能引起發炎紅腫熱痛,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敗血病,得不償失。有的人則乾脆用手扯下這些息肉,結果是血流不止,或不小心連皮也撕破,留下疤痕,悔不當初。
如果因為美觀或者是疼痛的因素,想要去除皮膚贅疣,良心的建議是,到大醫院,先用健保看皮膚科醫師,由其判斷哪一種治療最適合、最划算,如果要進一步自費治療,再來自費治療。現在各醫院都有設美容醫學中心,設備也很先進,價錢比較公道,醫師有一定的水準,也比較不會隨便呼嚨病人,讓您破產又傷身,賠了夫人又折兵。
更多資訊請點擊下面URL
台安醫院 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2625
歡迎由本部落格最上面右邊點擊
訂閱本部落格
或
加入這個網站
就可以馬上看到最新文章
或在Facebook 向朋友推介本文章與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